安東帕落球粘度計也是測定聚合物粘度的一種方法,但是很少用來測定熔體的粘度,它的局限性在于不容易得到剪切力和剪切速率等基本數據。
在球的運動過程中,液體中各部分Υ的數值并不均勻,數據處理也較為困難。因此對于非牛頓流體難以做全面的分析,僅適用于牛頓流體,可以估計球附近的剪切速率,為3v/2R(v為球下降的速度。R為球的半徑)。
安東帕落球粘度計是基于Hoeppler測量原理,對透明牛頓流體進行簡單而的動態粘度測量。核心理念就是測量落球在重力作用下,經傾斜成一個工作角度的樣品填充管降落所需要的時間。
該樣品填充管裝配在一個允許樣品管自身可做180度快速大翻轉的中心軸承上,因而可以立即進行重復測量。測量結果采用3次測量中落球降落所花的平均時間。再通過一個轉換公式將時間讀數換算成終的粘度值。
測試管和儀器底面的夾角應該為10度翻轉測試管,用秒表記錄下測試球從測試管的A(玻璃管上部)環落到到B(玻璃管下部)環的時間。從測試球底端接觸A環開始計時,到測試球底端接觸到B環結束。如果被測樣黏度很大,可以記錄測試球通過AC或者CB的時間,再乘以雙倍計算。
再次翻轉測試管,測試球將回到起始點。盡量在相同的條件下測量數次求平均值來當作落球時間。測試球從終點返回起始點的時間和從起始點到終點的時間(正常測試時間)不一致(會有1%的誤差),如果特殊的測量需要測試從終點到起始點的時間,那么該測試球的K值需要重新設定。